有些人可能喜欢教训别人,但本身并没有太多本事,这可能与他们的心理和性格有关。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
1. 自恋和自卑:这些人可能因为自卑感而感到不安,需要通过教训别人来感觉自己的优越感。他们可能觉得自己很有本事,但实际上他们缺乏必要的技能和知识来达到这个目标。
2. 控制欲强:这些人可能喜欢掌控一切,但他们本身可能没有太多的实际成就。他们通过教训别人来获得一种控制感,从而弥补他们内心的空虚感。
3. 缺乏自信:这些人可能缺乏自信,他们试图通过教训别人来掩盖自己的不足。他们可能会表现出一种傲慢的态度,但实际上他们内心并不自信。
4. 缺乏知识和经验:这些人可能缺乏必要的技能和经验,因此无法实现自己的目标。他们可能觉得自己很有本事,但实际上他们缺乏实际的成就来证明自己的能力。
这种行为可能源于许多不同的心理和性格因素。如果你遇到了这样的人,最好的方法是保持冷静,不要被他们的言语所影响,同时避免与他们产生争执。如果你想从他们那里获得建议或反馈,可以试着询问一些更具体的问题,这样可以更容易地获得有用的信息。
常规来说,可以从生理和心理两个角度去分析人为什么喜欢教育他人:
一是生理层面:
1、首先有种说法是教育人使人快乐。理由是教育过程可以使人分泌多巴胺,前提是承认多巴胺是快乐物质,但是这种说法显然已经被多方驳斥过,不太科学。至少多巴胺的理由是经不住推敲的。
2、教育人是一种生理延续的本能反应。这种说法其实有一定道理,生物的延续性,其实是人的动物性方面的本能。从古至今,尤其是古代,为了保证种群的延续,教育后代成为了一种近乎本能的意识,而这种责任往往自然而然落在有一定生产和捕猎经验的老一辈人的身上。
二是心理层面(这个应该是最主要的)
1、老一辈人认为教育后辈是自己的一种责任。所以他们会认为如果不把自己知道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后辈是一种失职的表现,因此就显得”好为人师“。
2、教育同样使老一辈获得可能的成就感。老一辈通过教育后辈,在后辈一次次的避免吃亏或者取得某种成就之后,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常见的子女攀比现象某种程度上就是这种心理的体现,换个说法也可以叫做虚荣心。
3、教育后辈是某种自我救赎和自我完善。老一辈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教训,希望年轻人不要在同一件事情上犯错吃亏,也希望后辈加速成功少走弯路。
4、教育后辈可以体现自己的身份。老一辈的有些人受到某种思想意识和观念的影响,会通过教育的方式来刷存在感,同时获得控制权。
5、教育后辈同样也可能是一种成年人认为的爱的体现。教育是有意识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其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基本上都是老一辈人对后辈的教育为主,不管是父母对子女还是教师对于学生,本质上都是一种爱的表现。
所以也别总觉得老人的唠叨是多么令人受不了的事情,有时候换位思考一下,虽然确实会带来某种压力,但同时也要认识到,这里面大多数的内容和情况,正是人类得以延续的关键要素之一。
越没本事的人, 越爱说这四句话
1.不是我的问题,是别人刁难我
越没本事的越喜欢找借口,总是说自己尽力了,一旦遇到难处就说别人刁难他。这样的人往往内心比较脆弱,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失败,不想被别人看不起,但又不愿意解决问题,所以总是说外在因素影响他。
2.行了,差不多就行了
越没本事的人做事越不认真,而且特别愿意偷懒,做事还一点都不细心,经常出错。正是因为这样的缘故,别人更不愿意相信他。
3.我的伯乐在哪呢?
越是没本事的人,越总觉得自己是怀才不遇。觉得别人混的好都是运气好,而自己不比别人差,只是没有别人的资源。整天说自己的伯乐在哪里,却不会为之努力。越是没本事的人,越没有自知之明,他们不知道,机会是自己争取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