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不给工资,首先可以与老板协商解决。如果老板拒绝支付工资或者无法联系到老板,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解决问题:
1、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让他们进行调解和仲裁。
2、法律途径:如果老板的行为构成违法或犯罪,可以考虑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咨询一位律师并采取适当的法律行动。
3、向媒体寻求帮助:如果以上两种方法都无法解决问题,可以向当地的新闻媒体寻求帮助,让更多的人知道情况并引起关注。
4、建立良好的劳动关系:为了预防这种情况的发生,建议在工作期间与老板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建立良好的劳动关系。
讨要工资最快最狠的方法有如下步骤:
1、步骤一:收集好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
有许多老板“肆无忌惮”地欠薪的原因之一是用工单位没有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觉得劳动者要工资无凭无据,一味拖欠劳动者的工资。所以劳动者在进行任何讨薪行为之前都需要收集可以证明自己与用工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例如,加盖公司印章的劳动合同、考勤和上下班打卡记录、工资单、上岗证、工资欠条等等;
2、步骤二:在掌握相哪散应的证据下,与用工单位进行沟通协商
无论是否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协商处理是首先采用的最快速的解决办法。劳动者在收集好相关证据的前提下,可以跟用工单位的负责人或者老板对工资发放时间、方式和数额进行协商,要求支付属于自己的工资;
3、步骤三:通过法律途径,合法拿回自己的工资
有很多农民工因为久久拿不到工资就被逼急了便采取错误的方式强迫老板交出工资,例如拘禁老板。但是这些做法不但解决不了自己被欠薪的问题,还导致自己受到刑事处罚,得不偿失。此时,劳动者要保持冷静,可以先到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投诉不成则直接向当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
一、如果是给用人单位工作,有两个途径可以要求支付工资:
1、劳动者可以到当地劳动局劳动监察投诉;优点:方式简单。缺点:各地执法力度可能不是很大;
2、可以到当地劳动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支付工资。如果未签订劳动合同,可以要求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如果是以拖欠工资提出的解除劳动关系,还可以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
老板不发工资该怎么解决
一、老板不发工资该怎么解决
1、老板不发工资的解决方式有:
(1)和老板协商解决;
(2)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该用人单位支付你拖欠的工资、押金、经济补偿金、未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加班工资等;
(3)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可以向法院起诉;
(4)可以向劳动监察机构投诉,由其责令用人单位改正。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第九十一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
(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四)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
二、不签劳动合同的后果是怎样的
不签劳动合同的后果是:
1、未签订合同并不能免除用人单位为员工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义务。按照相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只要发生了用工行为,与员工形成了劳动关系,即使是没有签劳动合同书,员工就享有劳动法上规定的各项权利,单位也负有劳动法上的各项义务。其中,依法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就是用人单位不能免除的强制性法定义务。假如单位没有缴纳社会保险费,员工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察部门可以责令单位缴纳,甚至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并对用人单位进行处罚。
2、单位终止或者解除事实劳动关系需要依法支付经济补偿金。按照相关法律的规定,如果双方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时,需要依法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未依法支付经济补偿金的,还需要加付额外的经济补偿金。而如果是签订了劳动合同,在劳动合同到期时,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则不需要支付任何经济补偿金。
3、员工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且不承担任何违约责任或者赔偿。如果双方签订了劳动合同,员工要提前解除劳动合同,必须提前30日书面通知单位,否则就是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造成单位损失的,应该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如果劳动合同约定了员工提前解除劳动合同的违约责任,单位也可以依法要求员工承担为违约责任。但是,如果单位没有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员工不但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而且不需要对单位承担违约责任或者赔偿责任。
4、不签劳动合同不利于单位保护商业秘密。商业秘密的构成要件之一,是单位必须对所谓商业秘密采取了一定的保密措施。而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密条款或者签订专门的保密协议,是对商业秘密采取保密措施的表现形式之一。如果没有签订保密条款或者保密协议,明确保密的范围和法律责任,单位就难以证明哪些属于商业秘密,是否已对其主张的所谓商业秘密采取了保密措施,从而有可能不被认定为商业秘密。这对企业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5、不签劳动合同造成员工损失的,单位要承担赔偿责任。如果因为单位故意拖延不订立劳动合同,造成劳动者工资损失、工伤、医疗等待遇损失的,除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外,同时还要支付25%的额外赔偿费用。劳动行政部门还可以责令用人单位支付赔偿金、给予行政处罚等等。
6、用人单位可能面临劳动行政部门的行政处罚。用人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员工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一经查实,劳动行政部门可以责令单位改正,并可以给予罚款的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