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谋而同
名 称: | 不谋而同 |
拼 音: | bù móu ér tóng |
解 释: | 谋:商量;同:相同。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 |
出 处: | 《三国志·魏书·张既传》裴松之注引《魏略》:“今诸将不谋而同,似有天数。” |
例 句: | 或训鬓发,或训头饰,干宝更以为马髴,与我所想象的,正 |
褒 贬: | 中性成语 |
词 性: | |
翻 译: | fit without prior consultation |
故 事: | 东汉末年,关中地区大乱,军阀混战,韩遂与马腾各自争霸,曹操派钟繇去监督他们,命他们各派一子到京城做人质。后来马超韩遂等惶惶不安,决定共同对付曹操,推举韩遂为都督。韩遂的部将阎行反对起兵:“现在关中各将不谋而同,好像老天命定如此 |
近义词: | 不谋而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