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要从事公共健康服务、志愿服务工作、工会社会工作、青少年或者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社会公益慈善事业、老年社会工作、民政社会工作等满4年。
社会工作者,简称社工。是指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慈善、残障康复、优抚安置、医疗卫生、青少年服务、司法矫治等社会服务机构中从事专门性社会服务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应具备的条件有:
(1)除具备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外,还应具备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教育学、法学等多学科综合知识,应熟悉与社会工作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知识。
(2)应能熟练运用个案社会工作、小组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社会工作行政等社会工作方法,协助服务对象解决问题、克服困难、挖掘潜能、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
承担的使命是:
(1)社会使命:“扶弱济贫”,以解决社会问题、满足社会需求,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为己任。
(2)专业使命:“助人自助”,即或为处于困境中的个人、家庭、群体、社区提供专业服务和支援;或通过专业服务,整合社会资源,挖掘潜能,推动困难人群走向“自救、自立、自助和自强”。通过扮演引导者角色、专家的角色、社会治疗角色、计划者角色等帮助人们发现问题,并采取解决问题的行动,缓解由于竞争、压力产生的紧张及冲突。
社会工作是一种以助人为宗旨、运用各种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去解决社会问题的专门职业,是确保现代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制度。社会工作者队伍基本上由三部分人组成,一从正式的社会工作学院毕业,取得社会工作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者;二是在有丰富社会工作经验的人指导下,能完成社会工作任务者;三是在社会工作的基层单位从事社会服务者。
社会工作者的工作原则列举如下:
1、对服务对象的接纳
接纳不等于认同,它是指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在价值观与个人背景特征等的一种包容,也是社会工作者对社会大众的统一的服务态度,是建立专业助人关系的重要前提。在专业服务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要从内心接纳服务对象,将他们看做是工作过程中的重要伙伴,对服务对象的价值偏好、习惯、信仰等都应保持宽容与尊重的态度。
2、对服务对象的尊重与包容
尊重的含义不仅在于对服务对象保持符合社会文化习俗的礼节和称谓,更重要的是要认识服务对象自身的生命价值和其他基本权利,充分保障他们获得基本的资源和可靠的专业服务的权利,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满足他们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对社会工作专业来说,尊重不仅是一种思想上的认知,还是一种道德上的实践。
社会工作者可以从事以下工作:
1.社区工作:在社区中为居民提供生活、健康、教育、文化和环保等方面的服务和帮助,促进社会和谐、居民福利和社区发展。
2.教育工作:为学生、家长和教师提供培训、咨询和支持,帮助他们克服学习障碍、提高学业成绩和解决学校生活中的问题。
3.老年服务工作:为老年人提供健康、养老、文化、娱乐等方面的服务和支持,促进老年人社会融入和幸福养老。
4.儿童保护工作:为受虐待、遗弃、失去抚养权、无家可归的儿童提供帮助和支持,保护他们合法权益,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发展。
5.精神卫生工作:为患有精神疾病的人们提供诊断、治疗和康复支持,帮助他们回归正常生活和社会。
6.康复工作:为重度残疾人、病人、老年人等人群提供生活、康复训练、心理支持等方面的帮助和服务。
社会工作者在服务对象方面已经相当广泛,他们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弱势群体,如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精神病人等,此外还包括各种需要帮助和支持的人群,例如受暴力、歧视、性侵等不平等待遇的人,受灾、流离失所、贫困等的弱势群体等等。总之,社会工作者可以在许多不同的领域和服务对象中发挥作用,为社会做出巨大的贡献。